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以“敢为人先”的开放姿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5-05-13 23:04:00

五月江城,群贤毕至。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即将在湖北武汉拉开帷幕。这场国际盛会,是全球教育变革浪潮中的中国答卷,更是湖北以“敢为人先”的开放姿态抢抓机遇,以“数字教育”为支点,撬动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变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湖北篇章”。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湖北实践,是先行先试的精准布局。作为全国首个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湖北以数字技术驱动教育变革,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湖北方案”。随后,主动承担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积极贡献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省已有1.3万所学校、714.9万名师生及家长注册,用户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如今,教育数字化的春潮早已浸润荆楚大地每一寸土壤。光谷第十五小学课堂上,学生用AI技术为传统皮影注入新活力;孝感市孝南区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家长参与AI推送的亲子共学任务;武汉洪山拥有人工智能试点学校10所,人工智能实验室12间,建成智慧教室超过25间……这些实践背后,是湖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努力以数字化重塑教育生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从“工具性改良”向“结构性变革”跃迁,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教育现代化的新图景。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湖北路径,是技术赋能的主动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答题”,而是关乎整个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为此,湖北强化教育数字化支撑、搭建教育数字化治理体系。武汉大学依托测绘遥感学科,自主研发VR校园骑行系统,通过卫星数据呈现校园美景;华中科技大学运用楚音模块化技术底座,为教学科研提供定制内容与互动,推动教育“精准赋能”;武汉理工大学推出AI校长助理2.0,通过感知监测、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智慧校园管理;湖北开放大学建设终身教育馆,助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聚焦“AI+教育”深度融合,省内高校将智能技术嵌入医学、制造、艺术、农业等学科领域,打造出一批标杆性应用场景,构建数字教育“湖北样板”。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湖北担当,是支点战略的积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中部教育大省,湖北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战略意义,通过新兴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奋力践行智慧创新实践,加快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加速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激活率全国第一;数字教学线上资源210余万个,服务师生超1100万人次;中小学开设信息科技课程,高校设置数字技术专业48个、专业点649个,成立湖北人工智能学院并开设AI通识课程;建成全息互动课堂、AI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构建湖北教育大数据中心及数字化体系。湖北正把握“支点建设”这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机遇,阔步迈向建设教育强省新征程。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湖北要继续保持“敢与高的攀、敢与强的比、敢与快的赛”的奋进姿态,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优势”转化为“支点优势”,让更多“湖北方案”成为“中国方案”,为教育强国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荆楚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浩宇(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

责编:董育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