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湘见万年·川迥洞庭开丨岳阳市博物馆“镇馆之宝”静候你的到来

2025-05-08 14:41:00

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记者 周雨墨)晨光漫过洞庭湖的波纹,轻轻叩开岳阳市博物馆的大门。在即将拉开帷幕的“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岳阳千年的时光在此刻具象为青铜器特有的苍绿光泽,商代鱼纹铜罍正以雄浑的姿态,讲述着洞庭湖畔“鱼米之乡”的古老传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

这件岳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82年出土于岳阳县鲂鱼山,它高50厘米、重达10.75千克。其肩部四枚牺首傲然挺立;牺首之间,四只扁身凤鸟振翅欲飞,尾羽与云雷纹相融。腹部及圈足的四道扉棱如青铜的“脊梁”,四组饕餮纹雄健威严,双眼凸出如铜铃,两侧倒悬的夔龙纹如侍者环伺。饕餮纹之上,圆涡纹与云雷纹交替排列,如水面涟漪层层扩散;往下看,数条纹路勾勒出鱼形,三条一组,四组纹路排列整齐,与米字纹遥相呼应,在观者眼前一展“鱼米之乡”画卷。

岳阳西临洞庭、北接长江,河湖密布、沃野千里。鱼纹铜罍上的鱼纹与米字纹,交织成岳阳作为“鱼米之乡”最早的文化符号。

这个5月,鱼纹铜罍在岳阳市博物馆的时空长廊里,等待与每一位观者完成一场跨越古今的时空对话。

目前,湖南正在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建设暨 “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在此背景下,岳阳市博物馆正在对馆内空间布局与展陈进行全面提质改造,预计将于5月10日开放,推出重磅展览“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

“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以历史时间为明线,为你讲述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岳阳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用“会说话”的文物解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通过“沉浸式场景+黑科技互动+海量珍宝”,让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潮流相互碰撞,共同编织出一幅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化发展图景,带你畅游岳阳的“前世今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