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初级中学:精细管理提质量 真抓实干谋发展

2025-04-30 11:43:00

细节决定成败,执行方见成效。当前农村初中发展面临生源流失、师资不稳、资源匮乏等诸多挑战,于港初中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打开困局、谋求发展的“关键钥匙”,把“制定精细化管理目标,完善精细化管理过程,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注重精细化管理结果”的思路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探索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管理实践,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在管理,处处见管理”的高效管理格局,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市县前列。

常规管理有根

常规管理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一线牵。于港初中校长赵真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常规管理并非冰冷的制度堆砌,它的根深深扎在学校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着养分,滋养师生的心灵。“诚毅于中,广微于中”是学校的文化标识。“诚•毅”为学校的校训,在四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代于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不断丰富着内涵,形成了于中特有的学校精伸:对党忠诚、做人真诚、事业精诚;攻坚克难、坚毅果敢、勇毅前行。这种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的精神。

秉承这样的校训,学校基于地缘特点,形成了“广•微”师生行为文化,它体现着学校属性:施教区为学校周边三个自然村落,孩子大部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外乡返流学生;于中教育始终坚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有着为乡村振兴而努力的责任和担当。据了解,“广微”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语出《礼记》“致广大而尽精微”,表达着于中的教育愿景:于老师,既有着为乡村振兴而努力的大格局,有着为农村儿童幸福奠基的大情怀,也有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行动自觉,这是学校的文化自信;于学生,既要胸怀祖国,又能脚踏实地,让孩子记住浓郁乡愁,热爱美丽家乡,厚植家国情怀,最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学校文化滋养之下,这里建成了“高效有序、团结拼搏、廉洁自律”的教师队伍,行政人员对工作“干”字当头,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教师群体对学生“爱”字当头,用“师者仁心、爱满天下”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向善、向上、争先的正能量。

常规管理有法

“严”字当头,推动“四全管理”落地生效。管理有法,方能让师生在规范中成长,在约束中飞翔。于港初中在继承和发扬学校的“诚•毅”校训基础上,打造“诚毅润生”常规管理的“五支”队伍,即以校长室、教导处引领的行政管理队伍,以团队干、班主任为核心的中坚实施队伍,以普通一线教师和后勤职工为一线的基层全员管理队伍,以优秀学生会干部、各班干为协管的学生管理队伍,以家长、“五老”、法制校长等为补位的校外实施队伍,实现全对象、全时段、全空间、全领域管理。同时,扎实推进“诚毅润生”的“五大”行动。即红色教育不动摇,班会、团辅不马虎,节日、礼仪不拖延,志愿服务不走空,协同育人不单一。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炼制定了适合学校校情的相关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效率。

“实”字托底,始终不渝坚持教学六认真。教学常规是推进“真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学校抓实三个“45”:备课坚持“四步五讲”常态化,按“个人自备,形成初案——集体交流,形成共案——个人修改,形成个案-—课堂教学,总结反思”四步进行;教学遵循“高定位、低起点、缓坡度、小步走、广参与”的原则,课堂 45分钟发挥最大价值,做到应教尽教;作业遵循“四精五必”原则,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跟”。实行六认真月查与不定期抽查制度,检查情况通过教师业务学习或工作群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落实行政听课点评制度,对重点对象跟踪听,对薄弱学科重点听,落实“一谈二警三停”制度。

“细”处入手,狠抓学生一日常规。学校积极探索以“六学”“六会”养成教育基本要求为突破口,即学会说话—讲文明,懂礼貌;学会走路—讲秩序,懂礼让;学会吃饭—讲卫生,懂节约;学会感恩—讲爱心,懂回报;学会爱护大自然—讲善心,懂审美;学会生活—讲细心,懂生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灵魂塑造为主旨的常规管理新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责任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身心健康,并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督查与评比,每月开展“文明班级”“文明餐桌”“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常规管理水平。

常规管理有度

合作学习有深度。“常规管理不仅需要方法,更要讲究“度”的把握。管理之“度”,是规则与温度的平衡,是约束与自由的交融,更是严格要求与包容关爱的统一。”校长赵真木说,要使小组合作更有生命力,更有丰富内涵,于港初中尝试“小组合作”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习走向生活,从校内走向校外。学校尝试推进“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模式,努力做到“班级管理无差生”,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有学习成绩上的差异,但在习惯养成方面无差异,做人做事上无差异。在班级内通过合理搭配形成小组,由值日班长及各个课任老师对各个小组做好量化考核,实行一天一小结、一周一小评、一月一总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得到全面发展。

日常践行有温度。学校在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既要适度又要有温度,最终达到激励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寄宿生,留守儿童占百分之八十,每一位教师都食宿在校,与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师生同吃一个食堂,共同锻炼,一起劳动,一起成长,用心、用情、用爱成就更有温度的教育。

评价引领有高度。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激励工作,不仅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骨干4人,市教坛新秀和县骨干8人;学校先后获得省市县级奖数百项。学校连续30多年的中考成绩位于市县前列,连续多年获得县教学成果金奖,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同时,学校采用星级评价,让孩子们在评价中体验成长的喜悦,在对标中明晰成长的方向。通过评价引领,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随着“每周之星”“形象代言”“我是升旗手”等活动的开展,全方位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舞台,编织五彩梦想。校领导表示,在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下,于港初中全体教师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开创于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开启“新征程”。(图文/王春华 丛远华)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