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能力差距、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国气
2025-07-26 16:10:00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发清
南通中集特箱与中集元能敏锐洞察趋势,在中集集团与集装箱板块赋能下,深耕储能集成装备领域,推动储能技术向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多项技术引领行业革新。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推动下,储能技术成为能源变革的核心动力,集装箱式储能电站凭借标准化、模块化和易运输等优势,正成为未来能源革命的关键。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十三五”末实现了20倍增长。
从风冷到液冷 引领储能行业颠覆性创新
储能系统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充电宝”,能够将电能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然而,储能系统舱内电池在充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何有效散热成为保障储能系统安全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传统的降温方式是在储能舱内安装空调,通过风冷来降低电池温度,但这种方式散热效率低、速度慢、功耗高,且电池温度控制不均匀。
2021年,中集与国内储能行业头部企业联合研发出全球首套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舱。高度集成的系统方案,加上液冷的冷却方式,好比给储能电池穿上了“高科技降温服”,通过特定的液体在电池组里循环流动,吸走热量,再通过散热器把热量散出去。这样,电池舱内的温差能精准控制在5℃以内,并取消了传统的风道设计,空间利用率提升25%。
双方合作推出的20英尺集装箱式液冷储能舱产品,是全球首款采用液冷技术的储能系统舱。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际项目应用,液冷储能系统已经快速成为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而中集也在储能装备领域逐步壮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1年山东省首批储能示范项目三峡能源庆云储能电站首期工程,正式采用了彼时最先进的1500伏液冷储能技术,单次充电储2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在此项目中,中集与客户联合开发设计了64套组合式20英尺液冷储能舱,并负责舱体制造、系统集成及测试。项目投运以来持续高效稳定运行。
能量密度再突破
20尺集装箱装5700度电储能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调节器”,既能削峰填谷、调峰调频,又能推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更好地接入电网,提升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而如何在20英尺储能舱内“塞”进更多电池容量?南通中集特箱和中集元能利用模块化结构优化舱体,通过将系统电压提升至1500伏,增加电芯串联数量和电池簇数量,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储能系统舱的输出能量从2.4兆瓦时(MWh)提升至5.7兆瓦时(MWh),能量密度达到380千瓦时每平方米(kWh/㎡),较之前提升约230%。
值得一提的是 ,中集元能最新研发的20英尺储能舱可存储5700度电,远超市场上普遍5000度电以内产品的容量。 5700度电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可供 95 辆60 千瓦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或满足普通家庭19个月(每月300 千瓦时)用电。 中集元能技术负责人王爱军表示,这一新产品计划于今年推向市场,将为能源存储和利用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中集集团储能旗舰生产基地,中集元能成功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拉线模式储能系统集成生产线。
相关推荐
7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能力差距、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国气
2025-07-26 16:10:00 0
中新社新加坡7月25日电 (记者 邢翀)2025年新加坡游泳世锦赛花样游泳项目25日收官,随着中国队在集体技巧自选决赛中以229.0186分夺冠,中国花样游泳队在本届世锦赛共收获4金3银,包揽集体项目三金。尽管比去年世锦赛7金1银1铜的队史最佳战绩略为逊色,但以全新阵容出战的中国队此役依然排名单项金
2025-07-26 00:32:00 0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7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强)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下简称“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该工程总投资规模高达约1.2万亿元,计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预计年发电量将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的机械
2025-07-25 09:14:00 0
青羚网讯(记者 洪玉杰) 从2010年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青海的重大战略部署起,苏青两地“牵手”十五载,立足“青海所需 江苏所能”,围绕支援协作“十四五”规划和苏青两省年度东西部协作协议,十五年累计投入35.8亿元支援协作资金,实施973个项目,选派786人次技术骨干,建设“五大”产业集群,实施“百千
2025-07-25 09:04:00 0
7月22日,武汉2025年第14次土地拍卖活动落锤,民企河南通派借武昌友谊大道063地块完成“武汉首秀”,江城地产圈再添“新玩家”。中指研究院(华中)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武汉涉宅用地成交28宗,成交金额达114.07亿元,平均溢价率跃升至7.03%,远超2024年同期的0.73%,同比增长近1
2025-07-25 08:2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