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文物。今日之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当孩子们踮起脚尖,好奇地辨认空军胸章上的字迹;当青年学子在泛黄的《防空须知》手册前陷入沉思,历史便完成了它最庄严的传递——三百件文物,是三百个时光胶囊,封存着为护佑山河而燃烧的青春与生命,共同讲述那段山河破碎、奋勇抗战的烽火岁月。7月12日,“山河为证——
2025-07-14 10:38:00 0
展出的文物。
今日之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当孩子们踮起脚尖,好奇地辨认空军胸章上的字迹;当青年学子在泛黄的《防空须知》手册前陷入沉思,历史便完成了它最庄严的传递——三百件文物,是三百个时光胶囊,封存着为护佑山河而燃烧的青春与生命,共同讲述那段山河破碎、奋勇抗战的烽火岁月。
7月12日,“山河为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特展”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正式启幕。
刻骨的细节:文物无声忠魂无言
肃穆的展厅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长久站在一柄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榴弹前。弹身斑驳,弹柄的木头早已褪色——它曾在中条山战役的寒夜中,是战士们最后的遗存。老人眼中泪光闪烁,指尖微微发颤,仿佛触摸到了八十年前那滚烫的忠魂与呐喊。一件文物,一段凝固的热血,此刻穿越时空,重燃于观者心间。
展柜中的每一件实物,都是民族记忆的碎片,拼接出抗战志士以血肉筑长城的壮阔图景。
抉择之笔: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将领王以哲在亲笔回忆录中字字锥心,记录下国难当头时军人内心的煎熬与最终挥师抗敌的决绝,泛黄纸页上的墨迹,是一个军人对脚下土地最沉重的誓言;不屈之刃:来自卢沟桥畔的二十九军抗战大刀,刀锋虽已磨损,却依然迸发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凛然气概,它曾是无数无名勇士最后的武器,亦是中华民族不屈脊梁的象征;青春之痕:首次集中亮相的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学员遗物,磨损的皮带扣、字迹工整的学习笔记,无声诉说着那些投笔从戎、在西安王曲城隍庙一带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刻苦受训的热血青年,泛黄的学员家书里尽是“家国破碎,何以家为”的赤诚……这些并非冰冷的陈列品,它们是被战火淬炼过的青春、被鲜血浸染过的信仰。
三秦壮歌:黄河岸边的陕西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展览精心设置了“抗战记忆”“历史实物”“档案文献”“精神传承”四大板块,以全面的史料、实物来呈现那场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全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其中,守卫黄河天险的陕西军队及黄埔七分校的珍贵历史实物,缴获日军的弹盒、弹袋等实物,浓墨重彩地书写了陕西战场的不朽篇章,昭示着“保卫大西北”的钢铁意志。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策展人对“文教烽火”的聚焦。泛黄的战时课本、简陋的油印刊物,展示出“教育救国”、“文化救亡”的磅礴力量。纵然炮火连天,知识界与学子们仍以笔为枪,奋力保存着民族精神的火种——文化不亡,则国魂不灭!
北京黄埔文物收藏家单补生和武警工程大学蒲元教授在现场深度剖析了展品背后的民族记忆,揭示文物作为“沉默证言”的独特价值,并从抗战史学术视角阐释陕西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与精神坐标。
跨越时空:沉重历史照亮光明未来
“愿这些承载着血泪与荣光的文物,永远警醒后人。尤其当我们凝视那些曾见证过国共合作、并肩御侮的文物,更能感受到它们超越历史烟尘的当下价值——它们是维系两岸同胞血脉深情的坚实纽带,无声诉说着共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也深情呼唤着祖国统一的团聚。”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李欣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次,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发挥自身拥有丰富抗战文物和资料的优势,由协会军品收藏专委会和版本教育专委会联合筹划,拿出珍贵的抗战题材收藏品准备了这个展览。”
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范光锋强调,展览不仅为回望,更是为了从历史深处汲取磅礴力量,让年轻一代铭记苦难,更读懂从苦难中淬炼出的荣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伟力。
主题讲座《陕西抗战中的团结力量》现场座无虚席。主讲人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军品专委会副主任王翀借助文物、影像与老兵口述,将观众带回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学员于泥泞中行军、于油灯下苦读的岁月。当学员遗物照片与老兵坚毅的面庞交叠,一种名为团结奋进的抗战精神内核,在当代观众心中引发强烈共振。
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读者踊跃举手提问,围绕黄埔军校第七分校训练细节、学员家国情怀及精神传承等话题,与主讲人展开深度交流。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历史的重量触手可及,更让团结自强的民族基因在观众心中激起强烈共鸣。
青年读者关于“学员家国情怀如何传承”的提问,正是历史与当下最珍贵的连接。历史从未远去,它沉淀于每一件斑驳的展品中,也终将在新一代人挺起的脊梁上获得永生。
山河为证,精神永存!
来源:西安日报
相关推荐
展出的文物。今日之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当孩子们踮起脚尖,好奇地辨认空军胸章上的字迹;当青年学子在泛黄的《防空须知》手册前陷入沉思,历史便完成了它最庄严的传递——三百件文物,是三百个时光胶囊,封存着为护佑山河而燃烧的青春与生命,共同讲述那段山河破碎、奋勇抗战的烽火岁月。7月12日,“山河为证——
2025-07-14 10:38:00 0
铁锤晨光漫过云层时,永州阳明山的晨雾总带着古窑釉色的沉润。上山的柏油路九曲回环,红六军团将士群雕似一柄淬火的青铜剑,锋芒直插苍茫云海。鎏金的旗帜在雾霭中猎猎翻动,像阳明山咳出的热血,泼在青翠山峦间。《双牌县志》里记载的1934年8月25日那个秋夜在铅字间复活——红六军团将士的草鞋声惊破了鳖澜江的夜色
2025-07-14 08:35:00 0
杨洪飞的来信 李金玺 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南阳市档案馆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南阳抗战相关档案资料征集活动。6月4日,该消息经本报刊登后,迅速点燃了南阳市民的爱国热情,大家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踊跃捐赠抗战档案资料,用一颗颗赤诚之心,让那段波澜壮阔的抗
2025-07-10 08:05:00 0
岳阳晚报7月3日讯(通讯员 许强 田雄飞)“扶残先扶志。在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中举办励志演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多重作用。它不仅是对职业技能的一个补充,更是对残疾人精神赋能和社会融合的重要推动。”屈原管理区残联理事长徐献平说。7月3日,屈原管理区残疾人联合会邀请全国自强模范、知名作家姚平,为参加该地
2025-07-03 21:27:00 0
六月的红安,层峦叠翠,生机勃发。本就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上,迎来了一场聚焦创新驱动与质量强企的思想碰撞与实践探索。活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创新构建“实地看、集中学、共同研”三维一体的沉浸式学习体系,引导学员在深度体验与碰撞交流中,共同解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实地看,触摸创新“脉搏”“纸上得来
2025-06-26 16:3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