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而被告郑某忠则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增加客户在原告平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抢票“外挂”软件也
2025-04-30 07:22:00 0
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现公布10起涉险情、疫情、警情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一)李某普编造传播“河南发生4.3级地震”谣言案。近日,河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李某普(男,30岁)在某社交平台发布“2月22日凌晨3时17分,河南省淅川县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时,南阳、洛阳、郑州等多地居民被震醒”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造成多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二)王某勇编造传播“四川凉山一烟囱引发大规模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王某勇(男,25岁)为吸粉引流,在某互联网平台发布称“四川省凉山州,一座高耸的烟囱由于长期未进行维护和刷漆,表面严重腐蚀,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三)刘某编造传播“新疆拜城县5.4级地震‘3人死亡65户房屋受损’”谣言案。近日,新疆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刘某(男,48岁)为博人眼球,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新疆拜城县发生5.4级地震已致3人死亡,65户房屋不同程度损伤”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四)王某利编造传播“天津滨海新区海水倒灌”谣言案。近日,天津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王某利(男,58岁)为吸粉引流,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发布“3月4日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滨海大道发生海水倒灌”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五)冯某远编造传播“重庆发生3.0级地震有人员伤亡”谣言案。近日,重庆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冯某远(男,68岁)为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重庆市石柱县发生地震”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六)任某编造传播“黑恶势力拐卖致3人死亡”谣言案。近日,山西公安网安部门查明,任某(男,58岁)为吸粉引流,将网络中的一段视频进行编辑,并配以“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人(李大红),犯有黑势力组织者,拐卖妇女致死3人”文字后,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该谣言信息发出后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扰乱公共秩序。
(七)李某君编造传播“南充一小学生被人用迷魂药迷倒”谣言案。2025年3月17日10时,西充公安接报一起小学生张某失踪警情,属地公安机关立即开展搜寻工作,于当日15时在南台花园将张某找到。后经查实系张某因作业问题怕被老师责备,独自躲在南台花园逃避上学。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李某君(女,59岁)系警方寻找张某期间的现场围观群众,李某在未确认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有小学生被人用迷魂药迷倒,扔在楼上”的虚假警情,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引起当地网民对治安状况的担忧。
(八)丁某某、黄某某等人编造传播“河北一女孩被活埋”谣言案。近日,河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丁某某为博人眼球,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河北一女孩被活埋”的虚假警情后,黄某某为吸粉引流,转发该视频,并编造“河北出事了,一个叫谭悦晴的小女孩没了,被活埋了,小脚被两个大人打断了,发生事件2025.2.23日”的虚假警情,渲染恐慌情绪,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扰乱公共秩序。
(九)刘某楠编造传播“烟台发生1人当场昏迷,14人轻度呼吸困难事件”谣言案。近日,山东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刘某楠(女,36岁)为博人眼球、达到对自己店铺虚假宣传的目的,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重磅消息!!15人在龙口奥莱仓抢夺尺码,导致1人当场昏迷,另外14人轻度呼吸困难,天降之祸”一条涉及群体公共安全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扰乱公共秩序。
(十)张某瑞编造传播“重庆万象城倒闭”谣言案。近日,重庆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张某瑞(男,35岁)在某互联网平台发布“重庆万象城快倒闭关门”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当地居民关注、议论和误解,严重影响相关企业正常运营,扰乱公共秩序。
以上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警方提醒:网络无边,法律有界,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请广大网民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网上行为,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江德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而被告郑某忠则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增加客户在原告平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抢票“外挂”软件也
2025-04-30 07:22:00 0
“同一场直播,老用户下单贵30元”“优惠券电影票比线下还贵6元”……近期,多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在直播间购物时遭遇“大数据杀熟”。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是商家利用算法对高频消费者实施差别定价,购买同一商品,老用户或常购客户往往需支付更高价格。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销售、
2025-04-29 07:51:00 0
五一假期将至,酒店民宿毁约再度成为热议话题。日前,“提前两个月订酒店五一住不了”的话题冲上热搜。近日,南京、海口、苏州等多地监管部门发文告诫酒店、民宿经营者规范“五一”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行为,严格履行预订承诺,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对已生效订单擅自毁约提价,侵害消费者权益,否则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2025-04-28 00:21:00 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今天,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更好满足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需求,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优化退税服务,扩大入境消费。一、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一)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鼓励各地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
2025-04-27 16:41:00 0
今天(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一、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 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鼓励各地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增设退税商店,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积极引导国际名品、国货潮品、老字号店铺、文创店、纪念品店、
2025-04-27 11:2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