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气象局28日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同时,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
2025-04-28 20:37:00 0
据悉,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这是我国第2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目前正在执行罗斯海联合航次,预计6月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
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的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昆仑站、泰山站、格罗夫山等区域完成了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沿海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据介绍,考察队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同时,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南极三站越冬。
二是持续开展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通过航空调查填补了我国中山冰雪机场至恩德比地、格罗夫山、查尔斯王子山和伊丽莎白公主地沿线冰盖区的基础数据空白,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等。
三是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自然资源部表示,本次考察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重要科学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我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气象局28日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同时,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
2025-04-28 20:37:00 0
国家疾控局等3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医疗卫生领域《2025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相较于2024年计划,2025年计划在监管范围等方面作出调整,新增互联网诊疗、精神卫生等监管领域,并首次明确打击网络“医托”等新型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和医疗秩序治理。官网截图具体抽查内容包括:(一)学校、公共场所、
2025-04-27 09:22:00 0
今天(22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布最新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29种本科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并首次建立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点击查看大图↓29种新专业2025年起开始高考招生瞄准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有29种新专业进入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
2025-04-22 16:22:00 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晓梦)4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与江淮汽车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将在2025上海车展正式亮相,这也是该车型首次实车公开亮相。
2025-04-16 18:11:00 0
4月16日11时29分,随着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万州分厂原料气日处理量稳定在150万立方米,标志着天然气净化领域首个“富氧克劳斯”项目在重庆成功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2025年将增加原料气处理量3800万立方米,硫磺产量3839吨。按每户家庭日均用气1立方米计算,相当于可满足3800万户家庭
2025-04-16 13:5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