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张煜锌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顺畅呼吸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近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自主研发的抗哮喘一类新药α-T-R1实现技术成果转化。该药物由该院朱婉萍研究员团队主导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具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抗炎的双重活性靶点,属新结构、新
2025-09-01 07:52:00 0
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辑:陈,星
说实话,邹奥有点“累”。
邹奥是动车国际集团(以下简称动车国际)的副总裁。这是一家专注于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科技型民营企业。
本来,上半年应该是交付淡季,但万万没想到,自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春风”吹起来后,他居然在淡季愁起了产能不足的问题。
“第一次!交付困难,这是近十年来的第一次!昨天半夜我们还在开会讨论对策。”邹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
5月20日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首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遇见了几位民营企业家,听他们讲述了民企发展破局的力量。
能源、铁路等行业民企身影越来越多
长期以来,由于能源、铁路等行业的特殊性,民营企业进入相关领域门槛较高。但从去年开始,在铁路等重点行业领域,宽准入逐渐取代了高门槛,民营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甜蜜的烦恼”。
往年,动车国际处于“上半年较平淡、下半年交付任务多”的运作周期。“但今年上半年发生了明显变化,订单量增长约20%,我们现在遇到供不应求、产能不足的新问题。一季度数据出来后,我们马上对下半年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邹奥说。
不光是动车国际,甚至它的供应商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也直呼超预期!
类似的变化,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禹节水)董事长王浩宇也感受到了。
王浩宇介绍,大禹节水的业务涵盖了节水技术研发、灌溉服务等多个领域,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有重要地位,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多个国家,是国内节水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过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隐性门槛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大禹节水在国家重大项目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以前是我们想办法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现在一些重大项目实施主体主动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参与其中。”王浩宇表示,去年大禹节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6%。如今,新的产能建设也在快速启动,海外市场相关布局不断拓展。
让民企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发现,民营经济促进法聚焦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情况,回应了民营企业家诸多核心诉求。
比如法律把平等原则贯穿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也成为诸多民营企业家关注的重点。
优合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彬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前,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面临市场准入“玻璃门”和融资“老大难”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明确平等地位和破除隐性障碍,增强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和底气。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党委书记田耀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说,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相信民营企业会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
田耀四告诉记者,民营经济促进法把“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纳入法律范畴,并明确“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将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助力民企发展充分促进就业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助力民企发展既激发了民企的活力,也充分促进了就业。
业务版图的扩张,让大禹节水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今年该公司新招聘员工数量同比增长50%。“其实在法律草案公布阶段,我们就看到了发展机会,所以提前布局,加大人才储备力度。”王浩宇说。
作为一家来自福建漳州的综合性现代化钢铁龙头企业,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宝集团)在多项民营经济政策助力下,也迎来了项目拓展和就业增长的双重机遇。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核电项目建设。三宝集团副董事长王小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前集团只能作为供应商,为核电建设提供特钢材料。“现在,我们不仅供应材料,还能参与核电站建设。其实从2022年起,钢铁行业整体呈下行态势,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核电领域释放出的投资机遇,对三宝集团非常重要。”
目前,三宝集团的核电用钢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超60%。王小清透露,下一步,三宝集团计划再投资50多亿元,建设年产236万吨的冷轧硅钢、马口铁产线。该项目预计新增产值200多亿元,新增税收超3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
“除了大型项目,我们还在推进太阳能发电等小型项目,也会带来几十至上百个就业岗位。”王小清补充说,公司每年招聘的应届大学生基本在1000人左右,预计到2028年,员工总数会增加到7500人左右。
将法律效力转化为创新动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邹奥的总结道出了企业家的共同期待。当法律从文本走向实践,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效果成为关键。
在科技领域,我国航天技术正经历从以科研为主的技术应用向满足民用和消费级市场需求扩展的重要转变。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从业者,田耀四认为,前期蓝箭航天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技术攻关、能力建设和产品研制等方面,更注重运营效率。今后,蓝箭航天将在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方面持续改进,实现规范可持续发展。例如,法律中关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等规定,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防范经营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另外,蓝箭航天也要持续加大在可复用火箭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在火箭制造中的应用,提高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发射成本,提升企业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力。
邹奥也告诉记者,下一步,动车国际将成立专项合规小组,对照法律条款修订公司章程、合同模板及业务流程,确保经营全链条合法合规。此外,还要继续加大年度研发投入占比,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继续落实法律中“平等用工”要求,优化薪酬体系与职业晋升通道,确保同工同酬、福利全覆盖。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推荐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张煜锌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顺畅呼吸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近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自主研发的抗哮喘一类新药α-T-R1实现技术成果转化。该药物由该院朱婉萍研究员团队主导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具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抗炎的双重活性靶点,属新结构、新
2025-09-01 07:52:00 0
《云南日报》8月25日第3版 安全度汛 守护民生昭通市排查整治汛期安全隐患近日,昭通市针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组织开展汛期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入汛期以来,昭通市已连续遭遇27轮强降雨,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风
2025-08-25 11:34:00 0
【特别关注】作者:齐延平(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共建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中心,建设20个数字示范项目,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一带一路”倡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技术迭代创新正在为中
2025-08-20 05:35:00 0
今年1至6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食药环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万名,公安部挂牌督办60起重大案件全部告破。公安机关针对领域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推进打击“长三角”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犯罪、东北地区破坏黑土资源犯罪、黄河“几字弯”涉候鸟犯罪等区域会战,侦破大要案件610余起;持续
2025-08-13 00:44:00 0
今年上半年,我国稳外资政策持续落地显效,不少标志性外资项目迎来新进展,带动我国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增资 投产 扩建外资高科技项目加速落地近期,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在广东惠州正式投产。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采用绿色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35%。项目投产后,
2025-07-27 12:1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