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花”结出“产业果”——走进天津工业大学研究院看沧州膜产业发展

2025-05-11 20:09:00

【来源:沧州日报】

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实验室

5月8日,在位于沧州高新区天津工业大学研究院内的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一批刚打包好的氢隔膜,正要发往浙江温州一家电解槽生产企业。公司营销部副总经理颜景华介绍:“这种膜看起来像布,其实是一种创新型氢隔膜,可应用在电解水制氢上,保证氢和氧有效分离。在它身上,蕴含着10项专利技术,每平方米售价达400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市抢抓机遇,积极推进京津先进技术与沧州传统产业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6月揭牌成立的天津工业大学研究院,聚焦高性能膜领域,突出应用技术研发。2023年,首批签约入驻的项目进场,实验室、中试场、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工业大学拥有国内唯一专业从事分离膜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中空纤维膜研究的单位。研究院成立以来,以中试示范平台为孵化载体,以产业落地为目标,实践运行‘项目遴选、中试支持、落地扶持、创收反哺’新模式,实现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沧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沧州具有良好的膜产业基础,具备氢能、锂电池隔膜、风电、水处理、海水淡化等上下游产业链。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角度看,研究院为沧州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也为京津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天津工业大学研究院通过不断整合京津冀地区产业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鼓励相关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发,实现了氢隔膜所用材料从树脂到纱线、从纺纱织布到织布改性全产业链的国产化,低膜阻低渗氢聚苯硫醚纤维隔膜生产技术也更加精进。

去年11月28日,沧州膜先进材料京津冀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立。基金总规模3亿元,充分发挥“省地合作+区域协同+产业聚焦+央企赋能”优势,围绕膜材料、膜组件、膜设备制造等技术领域,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发力点,全力推动我市膜产业聚合发力、提档升级。截至目前,研究院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项目总经费2000多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沧州膜产业“膜”力绽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袁洪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