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在四川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进行32岁的外卖配送员赵明阳是其中的一位火炬手7月26日,赵明阳在火炬传递中。7月26日,赵明阳(左)在火炬传递中。他曾因五次折返火灾现场的事迹被广泛关注2020年8月28日晚赵明阳在送餐途中发现某居民楼发生火灾他5次折返火场疏散
2025-07-27 11:20:00 0
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选会现场,学生现场对接“组队”。
本报记者 葛仁鑫 摄
本报讯(记者 葛仁鑫)近日,成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大二学生程欣洁整理好团队介绍、招聘需求,来到学生活动中心;同时,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唐铭霞也带着简历,来到现场。她们都是参加同一场“双选会”,不同的是,程欣洁是“带项目找人”,“希望找到合适的同学一起做创新创业项目”,而唐铭霞是“人找项目”,“希望通过参与项目进一步提升自己。”
这是成都大学第三年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选会,自2023年启动以来,这样的“科研双选”累计吸引超120个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参与,促成超300名学生与科研团队“双向奔赴”。
据初步统计,当天的双选会促成130余对“项目—学生”组合达成意向,其中跨学科组合(文工交叉、医理融合等)比例较上届提升40%。值得一提的是,该校8个文科类项目首次亮相双选会,改变了以往双选会理工科项目占绝大部分的情况。
成都大学法学院教师唐文娟和学生们科普法律知识,此前面临传播效果不佳的难题。今年,学生们决定用绘本、虚拟现实互动等形式试一试,于是策划了创新项目“智绘防线:数字公民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绘本化行动”,“我们希望构建起跨学科协同的交互式科普体系。”唐文娟告诉记者,团队有了法学、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目前还希望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加盟。
活动开始后不久,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二学生易鑫就向唐文娟指导的项目团队递上了简历,“除了想运用自己的技能外,我对法律很感兴趣,这些文科知识也拓宽了我的学习面”。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选会不仅是项目与学生的‘配对场’,更是创新思维的‘发酵池’。”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技术转移学院)院长陈烈表示,此次双选会的背后,是成都大学持续优化“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机制的努力,学校通过推动跨学科团队培育、产学研合作深化,让更多学生在“早进课题、早入团队、早战竞赛”中,成长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打造创新创业的“学生主场”,成都大学今年举办首届学生学术年会系列活动,除了此次的双选会外,还有前沿学术讲座、学生学术年会颁奖仪式等环节。这次年会主要面向2023至2025年期间,学生作为首要完成人的高水平学术论文、高价值专利、国创项目、自主创新产品等进行征集,共征集到126件成果和作品,由36名校外专家组成评审团,对成果进行逐一评审,一批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优秀成果脱颖而出。
“这些学生也赋予了我们老师很多活力,让校园里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明表示,学校把创新融入发展基因,将继续聚焦关键领域,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联动,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教育报》2025年06月21日 第02版
作者:记者 葛仁鑫
相关推荐
7月26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在四川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进行32岁的外卖配送员赵明阳是其中的一位火炬手7月26日,赵明阳在火炬传递中。7月26日,赵明阳(左)在火炬传递中。他曾因五次折返火灾现场的事迹被广泛关注2020年8月28日晚赵明阳在送餐途中发现某居民楼发生火灾他5次折返火场疏散
2025-07-27 11:20:00 0
近日,各地投档分数线陆续公布。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等新大学本科招生第一年,录取分数线就比肩名校。有高分考生在网上晒出福耀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遭遇个别网友的抨击,称考生和家长没有为未来就业等方面考虑,“脑子进水了”“这高中白上了”。在河南,考生小乔今年以高考总分674分的
2025-07-26 10:49:00 0
中新社新加坡7月25日电 (记者 邢翀)2025年新加坡游泳世锦赛花样游泳项目25日收官,随着中国队在集体技巧自选决赛中以229.0186分夺冠,中国花样游泳队在本届世锦赛共收获4金3银,包揽集体项目三金。尽管比去年世锦赛7金1银1铜的队史最佳战绩略为逊色,但以全新阵容出战的中国队此役依然排名单项金
2025-07-26 00:32:00 0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7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强)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下简称“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该工程总投资规模高达约1.2万亿元,计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预计年发电量将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的机械
2025-07-25 09:14:00 0
青羚网讯(记者 洪玉杰) 从2010年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青海的重大战略部署起,苏青两地“牵手”十五载,立足“青海所需 江苏所能”,围绕支援协作“十四五”规划和苏青两省年度东西部协作协议,十五年累计投入35.8亿元支援协作资金,实施973个项目,选派786人次技术骨干,建设“五大”产业集群,实施“百千
2025-07-25 09:0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