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2、1003,请帮忙拨打120,请帮我取一下AED”……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5月16日,兴义市坪东街道锅底河村卫生室外广场热闹非凡,黔西南州应急管理局专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师生志愿者团队正为乡村医疗工作者、村民们培训急救知识。本次培训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
2025-05-19 15:25:00 0
“1001、1002、1003,请帮忙拨打120,请帮我取一下AED”……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5月16日,兴义市坪东街道锅底河村卫生室外广场热闹非凡,黔西南州应急管理局专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师生志愿者团队正为乡村医疗工作者、村民们培训急救知识。
本次培训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体系”项目的具体实践,由高校、乡村、企业携手借助“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专项资助计划,以“学急救,护家园,锅底河村保平安”为主题,提升村民急救技能,掀起“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热潮,为构建安全和谐的乡村注入“生命守护力”。
急救培训进乡村
村民练技能护平安
培训聚焦实用急救技能,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形式,让村民“听得懂、易理解、能记住”。在理论授课环节,急救导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拨打120等常见的急救知识,利用“我问你答”等互动方式,帮助村民加强记忆,强调了有关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确保村民掌握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准确识别和规避风险。
现场,村民对培训非常投入,每个环节都会用手机拍摄视频记录,及时把急救知识分享给更多人了解,对干货满满的急救技能培训给予好评。
“校企村合作助力村民就近学习急救实用技能,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关注和支持乡村急救事业、多维度构建急救网络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做出的努力。”锅底河村驻村第一书记谭化军内心满是感动,感谢校企通过捐赠急救设备、开展急救培训、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乡村急救事业贡献力量。
“有利于日后能更好地守护身边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锅底河村党总支书记刘家海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推动急救培训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全面培训、广泛宣传等形式,推动急救培训在乡村的普及和落实,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乡村文明风尚。
“这是一次学习,‘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是公司成立后在黔西南开展的第一个公益资助项目,受益学生广、项目推进实、综合效益好。”中国三峡集团兴义三峡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海兵参与见证项目,期待更多具有示范作用的探索。
以“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之名
既“救人”也育人
培训过程中,身穿红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与村民一起完成技能的学习和强化,经过反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
“每个人都可以行动起来,点亮自己,照亮乡村。”大学生志愿者同样获益良多,他们纷纷表示,志愿服务带来很多温暖,深刻感受了急救在乡村的重要性,获得了课堂学习之外的体验。
“三峡集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动力,让我们能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推进项目,完成了一次次爱与善的传递。”黔西南州应急管理局专家库专家、“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体系”项目负责人阮毅说。
阮毅娓娓道来发起“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体系”项目的初衷:生命无价,乡村急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助力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校政企和公益力量具有广阔的参与空间,能在很多有需要的地方发挥价值。
“乡村急救事业极具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知识宣传、应急教育,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阮毅说。
他介绍,今年,“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体系”项目获得立项后,项目组围绕“公益与基层急救”,凝聚医疗领域、高校师生、公益行业等力量,共同探寻乡村急救专业性与公益性有效衔接的新思想、新路径,利用组织、平台、教育、宣传优势,为乡村提供多层次的精准帮扶和专业服务,致力于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的公益使命和发展愿景。
“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体系”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阮毅身兼多职,重视自身的参与和体验的同时,更期待能通过项目创造共享价值。
“我们将积极积累更多实操经验和丰富案例,用好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渠道,共享《锅底河急救故事》宣传片等资源,把专业志愿技术、价值及体系输出给更多有需求的乡村和组织,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到乡村安全建设事业中来。”阮毅说。
“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体系”项目是第三批“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专项资助计划立项的12个项目之一,是三峡集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三载公益耕耘,汇聚向善力量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校企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地方高校办学宗旨,彰显出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年来,在校内外,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参加“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项目融入职业规划,自豪地穿着红马甲或者三峡·兴师的公益文化衫,聚焦黔西南乡村发展难题及实际需求,寻找助力点,极投身乡村一线积鲜活实践,通过项目同步感知国家的发展进步、时代的变革、城乡的变迁,在提供专业支撑、发挥青春活力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拓展想象的空间和思维的边界,勇敢探索外部世界、追寻内心梦想,专业精神、社会经验、青春热情结合,实现了个体与时代、青春与公益、初心与奋斗的“双向奔赴”。
“三年来,我校与三峡集团开展了‘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专项资助计划项目33个,为有知识、有本领、善创新的师生提供了走进田野乡村、走进社会现实的机会,打造了一条‘梦想通道’。”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勇说,项目让师生关注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向、新经验、新思考、新成就,在讲好公益故事、乡村振兴故事、精神文明建设故事和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星星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张恒
编审 陈俎宇
相关推荐
“1001、1002、1003,请帮忙拨打120,请帮我取一下AED”……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5月16日,兴义市坪东街道锅底河村卫生室外广场热闹非凡,黔西南州应急管理局专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师生志愿者团队正为乡村医疗工作者、村民们培训急救知识。本次培训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建立乡村急救人才培训保障
2025-05-19 15:25:00 0
今年1至4月,四川新改建国省干线441.2公里,完成投资208.2亿元。近日,国道318线、省道204线的重难点隧道陆续实现贯通,迎来新进展。在甘孜州雅江县,国道318线提质改造工程格西沟隧道顺利贯通,为今年内雅江至剪子湾段主线主体完工打下坚实基础。格西沟隧道位于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贯穿三个极度
2025-05-19 12:03:00 0
设大学生“创投日” 聘任创业导师 制定支持计划邵阳全方位助力青年创新创业华声在线5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洋 通讯员 夏佳玲)今天,邵阳市首届大学生“创投日”活动在邵阳学院举行,该市宣布将每年5月18日设立为邵阳市大学生“创投日”,并发布首批创业导师名单、优秀创业项目及基金支持计划,全方位助力青年
2025-05-19 07:05:00 0
记者手记她希望通过团队的付出和努力,消除残障群体自我提升的困境。就像“知珑”的核心理念——你们的未来无限大。今年4月初,彭霖倩在自己所创办的知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众号上,为电影《不说话的爱》写了两篇影评。这是一部罕见地在主流院线大篇幅使用手语的电影。作为一名听障者,彭霖倩从自己的角度评价了这部电影,
2025-05-18 07:43:00 0
近日,在南街街道首约村社坪下寨,一大片百日菊正竞相绽放,这些色彩斑斓的花朵不仅成为村庄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为广宁县“红之源”“绿之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增添一抹亮色。今年,首约村种植了约5000平方米的百日菊。百日菊又名火球花、步步登高,因花期约100天左右,又叫百日草。走进社坪广场,一朵朵百日菊竞相绽
2025-05-12 16:5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