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生活报“退役老兵刘晓明江边救落水老人”的报道引发关注。一些市民在网上纷纷为退役老兵点赞,哈尔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也联系生活报记者表示,报道中的刘晓明是抗联英烈的后代,去年经哈尔滨推荐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其实这场救援并非偶然,刘晓明是东北抗联英烈的后代,
2025-09-11 14:36:00 0
9日,生活报“退役老兵刘晓明江边救落水老人”的报道引发关注。一些市民在网上纷纷为退役老兵点赞,哈尔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也联系生活报记者表示,报道中的刘晓明是抗联英烈的后代,去年经哈尔滨推荐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其实这场救援并非偶然,刘晓明是东北抗联英烈的后代,爷爷刘耀庭1939年在与日寇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后来,父亲刘树林也在与日寇的激战中身负重伤。一家三代从军,刘晓明从小就将“助人为乐、保家卫国”的家风刻到了骨子里。
一家三代从军
采访中,刘晓明介绍:“我的爷爷刘耀庭自小跟随父母闯关东来到黑龙江讷河,抗战爆发后他加入当地的抗日先锋队,这支部队隶属抗联第六军十二团,1939年,他在与日寇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爷爷牺牲后,刘晓明的父亲刘树林也投入到东北抗联与日寇的斗争中。刘晓明告诉记者,一次在与日寇的激战中,父亲身中两弹,身负重伤。2004年,父亲因病去世,在父亲火化时的骨灰里发现了一粒弹头。
1972年12月,年仅15岁的刘晓明在红色家风的熏陶下,毅然参军入伍。站在青藏高原的风沙里,听着父亲刘树林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叮嘱,让他重拾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在海拔3700米的空军驻地,刘晓明经历了真正的生死考验。一次紧急集合中,他被狂风卷下山崖,万幸被岩石卡住。当他带着满脸血污归队时,回想起爷爷和父亲的经历,他觉得自己流的这点血算不了什么。
刘树林
书写红色故事
从小听着祖辈、父辈的英勇故事长大的刘晓明,无论是在军营期间还是退役后,都在用行动守望着赓续着英雄家族的红色故事。
“把祖辈、父辈的精神化作行动,才是最好的追思。”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0年8月,刘晓明将爷爷的革命烈士证书、父亲的勋章等13件珍贵遗物,全部捐赠给了哈尔滨烈士陵园。
哈尔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东北抗联英烈的后代,刘晓明一直默默传承着家族的红色基因,始终没有忘记一名退役老兵的责任和使命。他完整记录了爷爷和父亲浴血奋战的过程,书写了那段红色故事。去年经哈尔滨推荐,他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他创作的《族魂》被中央党校、国家图书馆等机构收藏。
多年来做公益
“有能力就帮人家,有余力就帮社会。”对于勇救落水老人的事,刘晓明没有过多的话语。而其公益初心,源于家族三代从军的红色基因。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晓明从小听着爷爷刘耀庭、父亲刘树林的革命故事长大,“尊老爱幼、帮扶弱者”的品德早已融入他的成长轨迹。从记事起,他就常跟着父母穿梭在养老院的走廊里,帮老人们打扫房间、清洗衣物,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他提到:“那时不懂什么是公益,只知道帮老人们做事,他们会笑得特别开心。”上学后,作为班干部的他,把这份温暖延续到了班级活动中。每个周末,他都会组织同学开展“雷锋行动”,带着扫帚、抹布去养老院,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陪孤寡老人聊天解闷。这段经历,让“帮助他人”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77年退役后,刘晓明的身份变了,但他助人为乐的初心仍未改变。他依然坚持每周去养老院,从打扫卫生到给老人送生活用品、陪他们聊家常,这份坚持,也打动了他的妻子。妻子主动加入丈夫的公益队伍,夫妻二人携手走进敬老院,把米面油、棉衣棉被送到老人手中,用陪伴驱散他们的孤独。
刘晓明的爱心,不仅温暖着老人,更在危难时刻为他人送去希望。
1995年秋天,他到宾县二龙山镇南阳村出差时从村支书口中得知,当地一户病残农户的两个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当时月薪不足千元的他,毫不犹豫地捐出兜里仅有的300元钱。此后,每到开学季,他都会按时把钱转给村支书,一直资助那两个孩子到初中毕业。在哈尔滨冰雪节期间,他又为烈士陵园送去200箱矿泉水,服务来往参观者。多年来,他把创作收入、稿酬,以及在20多所大专院校作报告的讲课费,全部捐给学校图书馆及困难学生,“这些钱能帮到更多人,比放在我手里更有意义。”
2024年,一次偶遇儿童落水,刘晓明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成功将孩子救起。50年公益路,刘晓明用行动诠释了一名退役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龙头新闻·生活报 实习生:王佳祎 王新惠;记者:张立
相关推荐
9日,生活报“退役老兵刘晓明江边救落水老人”的报道引发关注。一些市民在网上纷纷为退役老兵点赞,哈尔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也联系生活报记者表示,报道中的刘晓明是抗联英烈的后代,去年经哈尔滨推荐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其实这场救援并非偶然,刘晓明是东北抗联英烈的后代,
2025-09-11 14:36:00 0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李思成报道:又到了高校新生入学季,今年,江西服装学院开学的日子,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47岁的童国东搀扶儿子童达内下车入住学校专门准备的“爱心寝室”。身体的障碍从未阻挡对知识的渴望2005年,童达内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因幼年不幸患脑膜炎留下肢体残疾的后遗症,他左
2025-09-09 19:50:00 0
华中强向入伍新兵赠送《侵华日军的滑铁卢——西峡口抗战纪实》一书。马春歌 摄□河南日报记者 王斌“作为抗战老兵后代,我有责任记录这一重要史实,让国人永远铭记。”8月8日,西峡县重阳镇寺沟村,村民华中强抚摸着《侵华日军的滑铁卢——西峡口抗战纪实》一书的扉页,神情庄重。54岁的华中强出生于重阳镇一个军人家
2025-08-15 08:04:00 0
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现场。 主办方供图部分展演选手合影。主办方供图笛筝和鸣,奏响古韵新声;袖舞翩跹,勾勒丹青墨影……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高中生,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来华留学生跨越山海,齐聚一堂,共同为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画上圆满句点。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
2025-08-14 07:10:00 0
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郝文博)7月21日,黄陵县文化馆“艺路开花”第二届2025年暑期青少年美育公益培训班开班,全县约六百余名小朋友报名参加了此次公益培训。声乐老师在讲授乐理知识本次暑期公益培训时间为7月21日至8月中旬,共开设嘻哈舞、声乐、面花、硬笔书法、绘画等十余门课程,以满足不同兴趣青
2025-07-23 00:33: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