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2025-08-19 15:25:00

被海鲜刺伤,能在24小时内夺人性命!

近日温州市苍南县,一位老渔民因为腿部突发剧痛,被送到苍南县人民医院紧急就医,医生在经过检查之后初步判断为“严重感染”。

感染从何而来?这令家属感到困惑,伤者身上并没有明显的伤口,当天也并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

诡异的紫黑色淤斑

伤者姓黄,58岁。老黄入院仅数小时,左腿红肿热痛,像吹气球!身上更是高烧寒战,身体防线迅速崩溃。

没有无缘无故的“严重感染”。医生对老黄的红肿处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有诡异的紫黑色淤斑。医生认为,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于是再三追问家属,终于从家属口中得知老黄家住海边,是一位渔民。

但为时已晚。

院方的血培养结果揪出夺走老黄生命的幕后黑手:创伤弧菌。


老人被青蟹刺伤,截肢后离世

因感染创伤弧菌而发生意外的事情,在浙江和福建的沿海城市时有发生。

7月初,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就发布过一起案例,一位老人在家里处理青蟹的时候,被青蟹刺伤,感染了创伤弧菌。为了保住性命,他做了截肢,但依然在9天后离世。

案例文章称,这名老人在处理青蟹时,左手被刺伤。老人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一点小伤,仅贴了个创可贴。不久后,手部伤口开始肿胀,但老人没有及时到医院就医。被刺伤23小时后,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老人的左手臂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并出现了头晕乏力的症状,被家人发现后,送往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

急诊验血显示:肌酐 179.30μmol,医生考虑为“脓毒性休克创伤弧菌感染和急性肾衰竭”,并因病情随时可能变化,立即将患者收住重症医学科治疗。

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老人出现呼吸费力、胸闷等情况,并且左上肢疼痛明显,疼痛NRS评分3分,医生用敏感双联抗生素、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入科1小时,老人的上肢伤情进展迅猛,出现了坏死性筋膜炎,手外科急诊行“筋膜皮瓣移植术+软组织病损切除术+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但局部清创效果不佳,老人的左上肢继续恶化并出现了肾衰表现,医生当机立断为其行左上肢截肢术,术后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虽然医生们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但遗憾的是,经过9天时间的抢救,老人还是不幸离世了。


“海洋闪电刺客”创伤弧菌

苍南人民医院专门在公众号上对创伤弧菌做了详细的介绍。据介绍,创伤弧菌代号 Vv ( Vibrio vulnificus ),喜欢栖息在温暖的咸水中,夏天出没频繁,主要藏身于牡蛎、海鱼、虾蟹、贝类等水产身上。

这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菌,手上或者脚上即便是只有很小的一个破口,接触了带菌海水,或者被带菌海鲜刺伤,它就会潜入身体。此外,还可能在生吃或吃未煮熟的海鲜(特别是生蚝)时,直接进入身体。

医生介绍,每年3月至11月是海洋创伤弧菌的最佳生长和繁殖季节,抵抗力强的人,一般不会感染创伤弧菌,大家不必恐慌。

但如果有外伤,或者体质较弱的人,特别是有慢性肝病、糖尿病,嗜酒的人群,则一定要注意预防。

肝硬化或慢性肝病患者是创伤弧菌易感人群中的头号目标,而后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长期用激素、化疗、 HIV )、血液病、慢性肾病等患者。

接触海水或海鲜后,肢体(尤其下肢)出现:快速进展的剧痛、红肿、灼热、诡异的水疱、血疱等状况,说明感染的信号灯已经亮起。皮肤变成深紫色、紫黑色、发黑,则为感染后的危险信号。

一旦出现感染,细菌会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快速扩散,引起肌炎、肌膜炎导致坏疽,进而出现败血症。因发病急、进展快,多数病例会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75%。

因为危险等级高,爆发速度快,致死率高,创伤弧菌也有着“海洋闪电刺客”、“海洋中的无声杀手”等别称。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防护创伤弧菌感染呢?

在处理海鲜时应尽量佩戴手套,到海边游玩需做好保护措施,食用海产品或水产品前要充分煮熟、蒸透。

倘若去过海边,或者处理完海鲜后,发现肢体有肿胀,疼痛,发烧等不适,一定要立即就医。

来源:都市快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